回網站首頁

銀白色潛逃——記北海道五日

格致國中 葉昀峰同學

三點半起床,四點出門,五點半到機場。從出生到現在,別說出國了,連飛機都沒搭過的我,去到桃園機場也不過是一兩次的經驗而已,不外乎親友的送機和接機。口袋裡放著機票和護照,行李托運、海關檢查、路過玲瑯滿目的境外免稅店……,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真實,輕飄飄的夢一般。直到踏上飛機的那一剎那,雙手都仍在微微顫抖著。
/
/
(1. 遊記部分)

第一次搭飛機,多麼貪看風景的雙眼。第一次真正看到一望無際的蔚藍,在一萬公尺的高空上,最單純的顏色也成了美不勝收的風景。

/
下飛機。踏出機艙,走過空橋,札幌機場的工作人員親切的用各國語言向旅客們問好。我想我來到日本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和大多數人差不了多少,就是那無微不至的親切和禮貌。但一旦真正進入機場之後,那強烈的異邦感便整個的使我興奮了起來。那樣的一種,離開我族的陌生感,在異國的土地上看著異國的人們操著異國的語言過著異國的生活眼前異國的景色,我感覺自己像是初生的的嬰孩一般,充滿了對未知的興奮和期待。

所到之處皆是覆滿一片銀白,這是北海道這片土地,帶給我的第一印象。


/
/ 題外話:關於食物
五天四夜的北海道,當地美食自然是少不了的,尤其這幾日早晚餐大多是享用各個飯店的美食,山珍海味的味覺刺激自然是少不了。一趟行程下來,吃到飽的帝王蟹、各式生魚片、生牛肉拌飯……以及北海道當地少不了的馬鈴薯和乳製品,味蕾和胃都大肆享受了一輪。然而,一整趟行程下來,最是讓我深深喜愛的還是第一天住的飯店的自助餐檯。在所有我們下榻的飯店之中,這一間或許是規模最小的,菜色最為家常的,卻也是最能讓人感受到在地的滋味,用當地產的牛肉、牛乳、米飯、鮮魚等等食材,日式簡單的烹調,讓食材原本的美味發揮到極致。

說到食物,這幾天令我最為驚豔的,便是北海道的米和鮮乳了。話說做為一位有著輕微乳糖不耐症卻又嗜喝鮮奶的人,每天一杯熱牛奶配一趟廁所的生活例行公事是少不了的,但在到了日本以後,照樣天天喝著鮮奶的我卻是即使喝得更為變本加厲的多,腸胃也沒有因此而感到不適,著實令自己感到吃驚不已。在北海道喝到的鮮乳和平常台灣超市裡買回來的味道可說是完全不同,奶香濃郁餘味繞樑,口感卻又甚為清爽,不同於台灣鮮乳,嚐起來厚重許多,大大的豐富了我的味覺體驗。

另一方面,那米也是一絕。口感是有些許黏的,卻又不至於黏牙,咬起來更是極富彈性和嚼勁,和台灣米又有些不同的奧妙,拌著生牛肉,抑或搭著烤豬肉一塊吃,那滋味至今仍是難忘。
/
/
/
Day 2.


早晨的第一站,幸福車站。一個隨著產業沒落而早已停駛許久的小車站,留下幾節當年運行的車廂,橫立在一片銀白的大地上,供人感懷早年開發的艱辛,和全盛時期的繁榮。

第二天的重頭戲,是在下午到了阿寒湖一帶之後才開始的。在結冰的湖面上,大大小小的帳篷坐落著,以及簡易的貨櫃屋,或是用木板和鋼架搭起的小屋,放滿了各式冰上活動的器具。我們騎乘了冰上摩托車,在冰上享受了速度的快感,也體驗了冰上香蕉船和釣魚等有趣的活動。這時太陽也已經下山,夜幕落下,一行人沿著小鎮的大路向上走,抵達了當地的愛奴族文化館,觀賞他們那民俗特色和現代舞蹈結合的表演。
鑒於整套儀式規模頗大,耗時稍久,我們所看的表演只佔了原來儀式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然而,這場表演所傳達的,遠超我所想。在這之中,我看見了日本人對文化保存與傳承的堅持,如何將傳統技藝和一是與當代的概念結合,達成了地方的創生,更驗證了「越在地,越國際」。
/
/
/
/
Day 3.


第三天開始於一個霧濛濛的早晨,跟前幾天的清朗比起來,這天直到入夜前,雲霧始終未去。一早抵達的摩周湖甚至飄著不小的雪,大半的湖景都隱沒在霧氣之中,大家只得乖乖待在遊客服務處裡頭,嚐著風味獨特的摩周湖蘭冰淇淋過過癮。下午的破冰船行程也因為海象不佳的緣故而必須取消,眾人也只能登船拍個幾張照,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了。但隨著我們的行程慢慢地從海線移往山裡頭去,到了晚上抵達層雲峽,天空再度恢復晴朗,映著峽谷裡燈光絢爛色彩斑斕的瀑布祭,冰造的迷宮、冰雕,隨著豐富的顏色變化出萬千形貌,著實是個瘋狂拍照的好地方,令我流連忘返。
/
/
/
/
Day 4.

若是要挑出這五天裡頭我最喜歡的一天的話,大概就是這第四日了。
一大早,搭著遊覽車,這天行程的第一站是曾測出北海道最低溫紀錄的銀河&流星瀑布。天氣比前一天好上許多,倒是氣溫是低到嚇死人的零下18度,連最大的銀河瀑布都完全凍成了一個巨大冰柱,確實不愧北海道最低溫的名號。
在接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抵達了北海道最知名的景點之一——旭山動物園。
礙於時間的關係,能觀賞的動物實在有限。儘管如此,我和母親、弟弟三人仍看了河馬、丹頂鶴、北極熊等動物,還有在大鳥籠中厚厚的積雪裡隱身著的雪鴞。但談到旭山動物園,最為出名的,還是在冬天讓企鵝能出來活動筋骨的「企鵝散步」。
看著成群結隊的企鵝在雪地中搖搖擺擺地走著,可愛的模樣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守在散步路徑兩旁爭相拍照。沿路也看到許多爸媽帶著小朋友前來,有些孩子年紀還小,不顧爸媽的阻止想跟在身高和自己相仿的企鵝後頭一起散步,最後或是被媽媽抱在身上,或是直接跌坐在路上,嚎啕大哭的模樣真是令人好氣又好笑呢。
到了晚上,我們抵達札幌。
狸小路逛街、電視塔拍照……,雪花紛飛,五天四夜的旅程也即將來到盡頭。到了飯店,把行李都先安頓好後,晚上九點鐘,我決定帶著弟弟到札幌的市區來個大探險。
乾淨、整齊、寬敞的街道,零下五度的氣溫飄著小雪,散起步來格外舒服。我們照著地圖的指示走,穿過一兩個小街區,去到了JR新幹線的札幌站。
車站內的商點幾乎全都打烊了,稀疏的旅客來來往往在車站裡流動著。寬闊的廣場放著音樂,幾棵高大的聖誕樹錯落著,地上覆著一層薄薄的積雪。那種異邦的浪漫,異國城市的美,我完全的沉浸在這樣的氣氛裡頭,每個當下,每一秒。
/
/
/
/
Day 5.

清晨五點多的札幌市區,天還沒全亮,街上除了偶爾幾輛車子駛過,是見不著人影的,一片空蕩,顯得有些寂寥。收拾行李,整裝,下樓吃早餐,五天的日本行就要在這天劃下句點了。但在從札幌機場搭上飛機,回
到兩千公里外的家之前,我們還有最後一個行程要跑——前往位在反方向的小樽參觀音樂盒博物館,以及其他的當地景點。
早上將近九點,一群人終於抵達了小樽。廣場前面擺著一尊頗有歷史的蒸汽鐘,大夥兒剛好趕上整點報時,驚嘆的看著白煙隨著樂音從蒸氣管中竄出,連忙拿起手機錄下這有趣的時刻。
隨著報時告一段落,接著便是一小時的小樽自由逛時間。一開始,我和媽媽、弟弟三人,選擇先去了距離最近的音樂盒博物館。
一打開大門,目光立刻被舉目所及玲瑯滿目的音樂盒給吸引住了。貓頭鷹木雕的造型音樂盒、西洋經典音樂主題的音樂盒,甚至還有壽司造型的音樂盒……。轉下旋鈕,放開,清脆的音樂聲從可愛的小盒子中緩緩飄出,如同溫暖的魔法一般,神奇的撫慰了聽者的心靈。
然而,此行來到小樽,我最想去的地方,是位在博物館反方向,距離一公里遠的小樽運河。從上世紀末以來,就有許多日劇、電影在此取景,一直到近來熱門的日劇「First Love」都有在此拍攝,身為日劇粉絲的我,自然是想要去朝聖一番了。眼看自由活動時間只剩下半小時了,我三步併作兩步,在雪地的街頭快跑,總算在花不到十分鐘的情況下衝到了小樽運河岸邊。儘管天氣不如想像的晴朗,儘管只有自己一人前來造訪,身在劇中場景一部分的那份悸動仍是讓我興奮不已。我留下最後一丁點的時間,在運河邊走走,悠閒地晃晃、拍照,享受這彷彿偷來的,美好的時光。
/
/
/
走進機場,意味著,這趟旅程終於要告一段落了。
大廳中人潮來來往往,夾雜著中、日、韓、英文等等的聊天聲不絕於耳。有人是剛下飛機的,一如五天前正要開啟旅程的我,話語中夾雜期待;也有和我一樣準備飛回家鄉的旅客,急忙在免稅店找些伴手禮,帶回給親朋好友嚐嚐。機票、護照、安檢、最後一次檢查行李……,穿過一道道出境程序,然後,登機。
台灣,我們回來了。
/
/
(2. 記遊日思辨——寫在最後)
/
/
出發去日本的那段時間,正好是台灣關於行人地獄、交通亂象、行車安全等等,相關議題的討論,最為沸沸揚揚的時候。也因此,和我們距離最近的先進國家——日本,其交通狀況,便經常被媒體拿來和台灣比較的對象。此次前往日本,帶著對未知的期待,不免是要把遊日所看到的生活上的種種,和台灣比較一下。
從下飛機開始,一直到飛離這座北國雪地,日本人對細節的講究和對禮儀的重視始終令我自嘆不如。博物館、飯店、便利商店……無論是走進什麼場所,服務人員必定是笑容可掬地向大家問好,一個人都不會放過。將良好的服務態度這件事,磨練、昇華成為無懈可擊的專業,是令我感到最為敬佩的地方。
在我們第三天入住的飯店房間裡,暖氣是恆定的25度。在日本,基本上所有我們有進入過的室內場所,暖氣總是必備的,當然飯店房間更是如此。當時我不知道這裡的空調是定溫的,在雪地中行走時的衣服都已經換下了,還是覺得有些悶熱,便找到了暖氣溫度的調節鈕,向下轉了兩三度。
突然,房間一片寂靜,空調停了。
再三確認自己沒碰到電源鍵,上頭所有可互動的部分我都是過了,暖氣口仍然是毫無反應。我開始有些慌了,母親急忙打電話請求飯店人員協助。
一個看來像是住房經裡的人敲了敲門,親切的向我們問好,詢問我們有甚麼需要協助的地方。然而,我們家三個人都完全不會日語,情急之下,闖出禍的我開始嘴裡冒出英文,嘗試和他溝通。
沒想到,這下他反而更慌了。
一直以來,關於日本人英文程度普遍不如台灣人,諸如此類的耳聞、實測,甚或是有些誇大的謎因等等的相關資訊,多少是有些聽說過的。然而,在機場時的服務人員中文都非常好,有些甚至是會說台語的,前往其他景點時也有旅居日本已久,日文流利的導遊協助溝通,像這樣說英文的情境還是第一次。我的英文突然比起在學校時好上許多,語速像是網路影片一樣被調成1.25倍速,而上來處理的飯店人員臉上卻是滿滿的焦急和茫然,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兩人都手足無措了起來。
這時只好再度交由母親出馬。她拿來了紙筆,好讓飯店人員可以用畫的嘗試溝通,不如我談話時用上一長串的句子,母親說話時盡量一次只說一兩個單字,把語意濃縮到最精簡。一番折騰以後,飯店人員離開了,問題終於解決。
原來那暖氣是恆溫的,只會在低於25度時運轉。我們將窗戶開了個小縫,到晚上睡前時,暖氣終於又開始運轉了。
好險。
/
/
另一個來到日本,令我驚歎不已的,是他們對於傳統文化及歷史的保存和重視。
前面提過的阿寒湖愛奴族部落便是個最為顯著的例子。從傳統舞蹈的保留到創新到發揚光大,政府和民間都是傾心傾力的支持,甚至是在這樣偏遠的山林中蓋出了能容納近千人的室內表演廳,無怪乎愛奴人的這些傳統技藝能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帶來龐大商機。看完表演後的我,也馬上走進店裏面,買了一支愛奴族的傳統樂器——Mukkuri回家。
當然,除了原住民部落之外,北海道各地的歷史,也都有人在努力維護著。第一天去到的車站遺址、小樽運河旁矗立百年的工廠……,即使是如札幌這樣繁榮、摩登的大都市,走過幾個街區,都有機會能在轉角遇到古蹟呢。
相較之下,台灣對都更的熱衷,對古蹟保存的忽視,甚至是對原住民族文化仍帶有一定程度的歧視或誤解,盡管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文史工作者或對文化熱愛的人們,願意站出來守護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源,然而,和日本比較起來,台灣仍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
/
最後,講到小樽和札幌這兩個城市,市容和交通便是兩個不得不提的主題了。
走在台灣的街道上,形形色色的各式招牌、時不時占據整棟大樓牆面的巨幅廣告、或是風格參差不齊的各式建築等等,說是難看,卻也早已見怪不怪,更被許多網友冠上中華民國美學的稱號。突然消失的人行道、高低落差巨大的騎樓、滿地的檳榔汁……,無論是民間或是政府,對於市容及交通的維護,顯然都不是特別在乎。不過生在台灣,在這樣的環境下,從未離開的生活了十八年,倒也已對這些亂象習以為常。直到到了日本,我才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一個整齊的街道和城市,是可以如此美麗的。
日本的市容,最能用來囊括的兩個形容詞,我想就是寬敞和整齊了。即使不是走在像札幌這樣的大都市,人行道的寬度都能讓兩個人併著走顯得綽綽有餘。即使是沒有人行道的地方,車道旁也有足夠的空間供人行走,不必太過擔心交通事故。寬敞和友善的道路設計,以及守法有禮的用路人,也難怪日本的交通事故率甚至只有台灣的一半不到。(說來羞愧,在日本旅遊時看到闖紅燈過馬路的行人,清一色都是台灣旅客。)
/
/
第四天晚上,導遊帶大家到狸小路商店街逛逛,滿足大家的購物慾望。
跟其他團員相較之下,我們的手頭是拮据許多,不過畢竟買東西也並非我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倒也就四處四處逛逛,欣賞街景一番。
走著走著,慢慢發現不少和台灣大不相同的地方。
最明顯的部分便是商店的招牌。在台灣,招牌的樣式可說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各種不同的大小、差距甚大的顏色,連形狀都從基本的長方形延伸到連星形都有,霓虹燈跑馬燈等各種樣式,時常全部擠在同一條商店街上,說好聽叫做豐富多樣,講白了就是雜亂無章。反觀日本的商店街,大多數店家都不會有突出牆面的招牌,如果有,整條街的招牌高度、大小、形狀基本上都是統一的,呈現一種整齊的美。在步行區也不會看到像台灣這樣有許多摩托車來回穿梭,夾雜在人群之間的畫面出現,於是逛起街來的體驗更為閒適許多,不必擔心突然出現的機車騎士,也不會被滿滿的招牌折騰了眼睛。
/
/
要能成為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國家和民族,台灣要追上日本,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身為一個台灣人,要成為一個更好的公民,這絕對只是其中一個開始。
/
/
/
/
最後的最後,再次致上對天美基金會萬分的謝意。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真正踏上一個千里之外的,異邦的土地,而當疫情在國三那年襲來之後,這樣的夢想變得更為遙不可及。感謝您們在過了三年之後仍願意一如當初讓我保有這份出國的機會,在高中最後一年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這樣慷慨的資助是我無論多少感謝都無法完整表達的,只得在最後再次致上一份深深、深深的感謝。謝謝您們,讓我有機會看到一個不同於自己日常生活的世界,拓展了自己的眼界,成為一個自己從未想過的自己。
誠摯的感謝。
回到頁首